我妹夫中文
我妹夫中文 > 大明国师 > 第670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70节

 

三杨里反倒是入阁最晚的杨溥,因为没有亲身经历过姜星火在诏狱中讲课的那段时间,没经历过眼看着姜星火从一介阶下囚,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,获得今天的成就,所以心理落差才没这么大,再加上杨溥为人谨慎,心态也比较平和,就没那么难以接受。

可杨溥对于杨士奇的心态,也是能理解的。

“那你有几分把握?”杨溥问道。

杨士奇踌躇片刻,答道:“三分,我先去试试,若是这事成了,再与你们商议具体论点。”

“可若是姜星火不同意呢?名单毕竟是他决定的。”

“那我就入宫去寻陛下无论如何,我也得去试试。”

见杨士奇已经决绝到这份上,杨荣和杨溥自然也不好阻拦,看着杨士奇前往总裁变法事务衙门寻姜星火,也只能静待佳音了。

说实话,就算是杨士奇被姜星火劈头盖脸骂一顿,或者干脆让人给打出来,杨荣和杨溥都不会有半点意外。

但意外还是来了。

没多久,杨士奇就回来了。

手上的名单多了他的名字,姜星火亲笔签的,很工整的小楷。

“怎么说的?”

杨荣的面色有些古怪,咽了口唾沫。

杨溥也是扭头凑了过来,眼神中带着些探寻。

“莫不是姜星火以为你要去帮他?”

杨士奇只是默然地摇了摇头,神情颇有些失魂落魄。

他跌坐在值房的坐榻上,抓着毯子半晌没说话,差点给杨荣和杨溥吓到。

杨荣走过来拍了拍杨士奇的肩膀,又摸了摸他的胳膊,没看到有什么明显的伤痕,不像是被人揍了的样子不过这种念头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,国朝还是有体统和规矩的,再怎么不对付,也不至于真动手打人。

“怎么了?莫非是骂你了?”

“没有。”

杨士奇这才回过神来,神色复杂地说道:“他只说,你来了。”

“我问此言何意,他说之前与荣国公打赌,赌我看了名单会来,今天日落前我来了,他很高兴,终究是有些心气,这一局才算是有意思。”

此言一出,杨荣和杨溥相视一眼,皆是哑然。

还有什么好说的呢?自家心思都被人拿捏的死死的,说到底,也没跳出棋子的格局,就连上场也得棋手允了方才有机会。

从心理上来讲,就已经被降维打击了。

而姜星火这等气度,这等格局,也委实是让他们内心升起了一股敬佩之情。

可杨士奇毕竟是杨士奇,被打击的状态也就是片刻,旋即振作起来,对杨荣和杨溥说道。

“来,今夜你们来我府上,既然给我这个机会,我就不信,真就一点破局的办法都没有。”

破窗

永乐二年正月二十六日,南京国子监。

“来了来了!”

孔庙里的论战,自然是不让闲杂人等围观的,但猫有猫道狗有狗道,几位大龄留学生为了满足好奇心,也是寻了个办法。

李杰、贺段志、胡汉苍、吕恭,直接凑钱贿赂了给国子监里给孔庙洒扫的,扮作仆役抱着笤帚顿在了隔壁院落的墙角,听起了墙角。

“哎,你们几个别出声啊!”

说话的是个穿着蓝衣棉袍的小书生,他身材微胖,圆滚滚的像颗皮球似的,两只眼睛滴溜溜地转,显然是个贪图热闹的主儿。

这小胖子乃是国子监内“百晓生”似的存在,自是有门道的,今日四个留学生能来听墙角,也全赖他一力策划打通关节,这不,为了能听能看,还特意给墙扣了个缝出来。

“都有谁来了?”

哪怕是胡皇帝,也只知道他家那位太上皇受邀参加了,但也仅此而已了,其余受邀的还有谁,是一概不知道。

昔日大虞皇帝,如今陪着几个蛮夷在这里顶风听墙角,本该是以前想都不会想的事情,此时放下身段开始放飞自我后,胡汉苍却感受到了别样的乐趣。

有的人,他天生就不是当皇帝的料。

胡汉苍自己也不想当皇帝,他很清楚,自己别说跟大哥比,就是跟正常人比,从小到大他都比不过,之所以能当上皇帝,只是因为他的母亲具有陈朝皇室血统。

当了皇帝的胡汉苍也并不轻松,他更多地扮演的角色,是老父亲胡季牦的提线木偶。

胡汉苍曾经想当个好皇帝,曾经想勇敢地担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,甚至在热血上头的时候,想要为自己的国家而殉葬。

但是现在看来,人还是躺平一点好。

对胡汉苍来说,不当皇帝以后,人生确实轻松多了。

虽然流落异国他乡,但跟几个嘴上看不上的狐朋狗友天天傻乐呵,反倒比之前心安了许多。

“嘘等我瞅瞅。”

周围人都露出兴趣之色:“都谁啊?让你这么神秘兮兮?”

小胖子倒也没吊人胃口,而是清了清嗓子,报菜名似地低声一连串道:“先进来的是咱们国子监的王司业(王允绳),胡祭酒(胡俨),濂学的月川先生(曹端),金华的师道先生(汪与立),还有内阁的杨士奇,还有另外一个人我不认识。”

小胖子不认识的,自然是年前刚从关中过来,没怎么在南京城里露过脸的关学杨氏这一代的家主,杨敬诚。

“你爹!伱爹来了!”

胡汉苍黑着脸听着小胖子招呼。

不过尴尬很快就过去了,小胖子继续道:“高太常也进来了,听说,今天还有位贵客果然,孔公亲自来了!”

听到连孔希路都被惊动了,众人顿时有些意外,要知道,上次“王霸古今义利”三辩,孔希路可都没公开露面,一直在诏狱里待着,如今出了诏狱更是好几个月没露面,严格意义上来讲,这是孔希路最近大半年第一次在公众场合亮相,意义自然非同寻常。

“真的假的?不会又吹牛吧!这能把孔公请过来?”

听到贺段志质疑他,小胖子哪还不晓得是激将法,直接让开缝隙,说道:“你自己看。”

贺段志一看,还真是,上次他就遥遥见过孔希路一面,咂舌只道:“咱们国子监可没那么大面,上次是冲国师来的,这次保不齐也是冲国师来的。”

“不是说两人化干戈为玉帛了吗?”

“这话你也信?”

小胖子不屑一顾,旋即又叹气道:“哎呀!可惜就这么一条缝,看的不过瘾啊。”

接着就是姜星火、姚广孝、解缙、张宇初等人悉数亮相。

跟之前“古今义利王霸”三辩不同,这次不是在成千上万人的大场合下进行的辩论,而是更类似于南宋时期金华学派吕祖谦做东,为了调和朱熹“理学”和陆九渊“心学”之间的理论分歧,使两人的哲学观点“会归于一”而进行的鹅湖之会。

鹅湖之会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,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。

事实上这才是学术讨论的常态,少则几人十几人,多则几十人,坐在一块探讨辩题,而那种千人菜市口的环境,才是极端个例。

国子监内孔庙正殿之前。

今年四十三岁的胡俨头戴四方巾,一身儒袍,腰悬金带,依照古礼跪坐在蒲团上,正襟危坐。

在其对面,是位青衣玉带的年轻男子,手持羽扇,仪态翩跹,颇有几分文人墨客的雅致,正是姜星火。

在明朝,不是跟武侠小说里一样,年轻少侠动不动就能配玉带的,按老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